我的图书馆
联系我们
学院主页
开馆时间
:
周一到周五 8:20-17:00
读者第一
服务教学
促进科研
首页
本馆概况
图书馆简介
馆长致辞
组织机构
制度建设
馆员之家
图书工作委员会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电子资源
中国知网
超星图书
万方数据
读秀百链
自建资源
网上报告厅
读者指南
开馆时间
馆藏分布
入馆须知
新生培训视频
毕业生专栏
中图法
读者服务
常见问题
新书通报
产品信息检索
图书荐购系统
借阅证管理办法
馆藏资源
馆藏检索
电子资源
读者导购
参考咨询
读书月
下载服务
媒体资源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李海燕:图书馆推荐书目工作
发表人:
浏览次数:
发表时间:
2022年07月08日 16:43
书读得多了
,其实下一本书读什么,早就已经在排队等着了,自然是不需要再去看推荐书目的。
因为在实际的阅读中,阅读者会形成兴趣点,就像我们吃东西,总有自己爱吃的,也有为了营养而吃的。
这个兴趣点有大有小,大到某一类文献,小到某一位作者以及影响了他的作者,或者聚焦某个领域的著作……长此以往,可以相互贯通,将外在知识内在化,形成自己的所长。
书与阅读者是有对应关系的。
推荐书目就像是一张地图
推荐书目就像是一张地图。
地图对什么人适用呢?
对于不那么认路,不知道熟悉怎样抵达某地的人,或者是这段路熟悉,下一段路不太熟悉的人,以及希望了解不同道路之间关联的人非常有用。
就图书馆的经验来说,这部分人群是非常大的。
如果路指错了,人们还会走一点弯路。
假如我们把阅读比作一场探险,在这场探险中,如若阅读者能够抵达精神秘境,将能获得长久的指引,如若身陷迷途,则无法得到生活的犒赏,无法迈向自主与创造。
在阅读的探险中,书目是必要装备。
所以,推荐书目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来看一些推荐书目
我们来看一些推荐书目。
《名著的选择》是王余光先生的著作,胡适、钱穆、鲁迅、海明威、毛姆、托马斯·曼,还有近年来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教授开列的书目尽在此书中。
《中国人阅读书目》是朱永新先生带领新阅读研究所的团队所研制的
9
种书目,分别面向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父母、公务员、企业家群体,这是第一步,学科书目的研制则在第二步。
《一生的读书计划》是美国的两位读者克里夫顿
•
费迪曼和约翰
•
梅杰精选并评介了一百三十多种古今中外世界名著,涵盖了荷马时期到现代的精华。
《阅读的至乐》是约翰·凯里汇集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向读者推荐了二十世纪五十本最令人愉悦的书。
其他的还有类似《西方正典》是哈罗德·布鲁姆解读了数百年来西方重要作家和作品。
还有一些书,并非直接的推荐书目,但也能从其中提炼出书目来。《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作者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中,通过和母亲阅读相同的书,分享各自对人生的态度和观点。《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是安妮·法迪曼的读书随笔集,书里有十八篇爱书、读书的文字。《雁斋书事录》是徐雁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笔墨记录。《书读义见》是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图书评论专委会所举办的“馆员书评”活动前两季作品的合集。
推荐不能过于格式化
在图书馆,推荐书目多是来自馆员,也来自专业领域和读者分享。
既有大数据的揭示和匹配,也有人工的遴选和荐读,既有普遍和入门的,也有个性化和进阶式的,既有内在逻辑性较强的,也有相对松散的。
作为图书馆,如何将各种类型的推荐书目呈现出来,如何讲好图书馆的故事,如何促进阅读价值的发现,是值得反复推敲的。
第一,面向大众的荐读以“悦纳”为前提。
以倡导经典阅读为例,
单单是出一个书单
,阅读的面目就会显得过于
程式化
了,成了为荐而荐。我们很急迫地希望人人都珍爱阅读,在碎片时间都不再做埋头电子屏幕,而是抱着一本书,让人生和书籍密不可分。我们甚至希望人人都能翻开传统典籍,读得天昏地暗,也还是甘之如饴。图书馆不断地主动出击,用心良苦,苦口婆心。孙福熙先生曾说:“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务脱离了关系。”王余光教授推荐经典读物,但看他怎么解读《诗经》,就知道他费了多少功夫,以“悦纳”导引“阅读”。他解读的《诗经》非常有意思,听得人哈哈大笑,笑过了之后觉得意犹未尽,那么找一本《诗经》来读读看的想法就慢慢地来了。
第二,配合推荐书目需要“组合”出拳。
还是以原典为例。
就大众来说,对于原典,一直有与生俱来的情感,抱着向往,却几乎从未亲炙,追寻国学成了一种效应。
在传统经典面前,在人类精神面前,必然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谦卑,这几乎是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
这恰恰给了人们启示,大众之所以远离原典,一是历史原因,二是虽敬却远,三是无从下手,阅读经典并不是容易的。
针对普遍的古文知识和传统底蕴的缺失,社会需要重启传统教育,需要真正地从尊重原典的基础上帮助大众普及提高。
图书馆是否能够为个人的阅读成长和社会的阅读共识雪中送炭,有待于阅读推广工作的细化与深入。
我们需要围绕经典,做深做足,同时从家庭入手,寻求多方支持多种形式,将经典阅读推广贴合读者需要。
第三,注意引发“读者”之间的“共鸣”。比如进阶式的书目抵达读者的视野,来到读者的书桌,需要长足的兴趣支撑和自主发现。读者在图书馆的借还数据天然形成热度榜单,其中又可细分为借阅、搜索、预约、续借、收藏、浏览、荐购等排行数据,同时,对应这些后台数据,更为直观的是读者还回来的每一本具体而微的书,值得推荐的书常常出没其中。通过馆员的梳理和遴选,这些书更易引发读者共鸣。对于阅读者来说,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出汗、费神的时候了,这让人们有能力甄别书,养成对书的感觉,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让人觉得阅读很难被替代。
推荐书目始于“悦纳”,延展在“组合”,关键在“读者”之间的“共鸣”,最终实现阅读的“发现”。亲近人文阅读,作用于心灵,这是阅读所以重要的关键,人文阅读的价值不受时空限制,历久弥新,这是馆员和读者一起的发现。
【
咏秋注
】海燕是徐雁老师的高徒,我们一起在阅读推广委员会的工作中有很多的交流与联系。
她在亲子阅读、推荐书目、阅读推广等方面在实践与理论方面都有创见。
感谢海燕的精彩分享。
盲盒 与好书不期而遇
盛夏奇遇盲盒活动正在进行中!!!
这个盲盒有创新,你发暗号,由专业编辑一对一地配书
文字 【
大
中
小
】
【
关闭本页
】
【
打印本页
】
上一篇:
探析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下一篇:
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研究分析
学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许坦东街29号 邮编:030031 联系电话:0351-7978551
版权所有: 十大赌博老品牌网站图书馆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 ICP备13004164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037号